二战美国为何能快速暴兵:看完当兵的福利,精神小伙们都想去参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综合运用多种征兵手段,既“唱高调”又给实惠,先后动员2000万人应征入伍(二战结束时美军军队已经超过1200万人)。相对于德国和日本动员未成年孩子参军,以及苏联兵员成分的复杂性,美国应该是最具人性化。而且在应征的积极性和效率来说,美国从41年的30万一下子跃升到45年的1200万,将近40倍的暴兵效率也是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
当然除了底层青年的服兵役自觉和爱国热情之外,美国征兵部门所用的精神加物质鼓舞也是必不可少的。
精神鼓舞
征兵海报是当时征兵部门征兵常用的宣传手段之一,美国政府当然也不例外。和其他国家的征兵海报相比,美国政府的征兵海报更具美利坚特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政府的征兵海报上的主旋律,就是“山姆大叔的Ineedyou”,因为这个海报的效果奇佳,在二战初期也被广泛应用于征兵海报和报纸上。不过这种做法在二战却行不通,一方面虽然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但是美国青年们深受孤立主义影响,也是以自我为主,对于这种爱国情怀类的海报相当抵触。一时间招兵工作迟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重新让青年上战场美国政府的招海报也是怪招频出,按理来说招兵海报应该很严肃的事情,比如德国和苏联的,就很严谨和主旋律,但美国却是将“自由美利坚”进行到底,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参军,他们在海报的设计上也会加入一些美女元素,大量使用美人计,比如漂亮的护士姐姐、漂亮的女飞行员,所以我们看很多征兵的海报上大多是风姿飒爽的女兵的形象,画面中的她们勇敢的和敌人作战,所以很多青年也想加入军队和她们并肩作战。而这些海报出来以后,很多人就调侃,这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度假……
物质鼓励
除了精神鼓励,物资的奖赏也是刺激青年参军的办法,相较于其他国家,财大气粗的美国国会在招兵上也是政策频出,为了让前线士兵安心打仗,美国对于士兵的福利主要集中为三个方向。
首先是薪资福利,士兵也是人,打仗也是要发工资的,普通步兵的月薪是50美元,精锐的伞兵部队是100美元,而飞行员最高达到了150美元,以40年代一辆普通的福特汽车400美元算,一个空降兵只要服役四个月就能买到一辆汽车,因此只要参军基本上都能圆自己的买房和买车梦。而且为了防止一战退伍老兵不能妥善安置而大闹华盛顿事件再次发生,美国还通过了《退伍军人法案》,只要退役的士兵每周都能领到20美元的补助,这个补助一直持续52周(一年),也就是著名的“20-50”法案。而对于一些伤残的退伍老兵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扶持补助等。美国通过种”丰厚的安家费“让很多乡镇青年和城市下层青年纷纷踊跃参军。
其次是服役退伍问题,在参战之前肯定会有很多战场退伍问题,像苏联和德国这种,基本一上战场就得从开始打到结束,所以苏德的一线士兵和下级军官都很少有人从战争开始后一直活到结束。但美国军队正好相反,他们有完善的退伍机制。普通陆军只要达到85点的退伍标准(获得勋章、受伤、战场立功表现都能获得相应点数),再也不用上战场,对于飞行员来说,只要击落相应的敌机或者完成相应的飞行轰炸任务,就能返回后方当教员,训练新兵。这样既能保证飞行员的生存概率让飞行员作战没心理负担,又可以保证新老飞行员过渡,传授更多战场经验。所以我们发现,日德虽然有击落很多飞机的王牌飞行员,但却很少活到战后,飞行员质量也是青黄不接。因此美军让服役士兵有明显的退伍标准,可以让士兵有好盼头,也不会认为当兵一定会牺牲,所以参军积极性肯定也高。
最后则是在户口政策上,战前美国有菲律宾、波多黎各、夏威夷和南北美的海外属地,因此为了吸引这些海外的侨民参军,他们会通过解决这些侨民的户口为由,鼓励那些想获得美国绿卡的人加入美国军队,为了让人信服美国发布了“二战力量法”,免除这些侨民的入籍要求,甚至到了1944年连入籍证明都免了,只要参军都能申请成为美国公民。在这个政策的鼓励下,侨民们踊跃参军作战积极,比如旅居美国的日本侨民组成的442团在作战的时候就很勇猛。
雨田君说
可以说二战美国在征兵问题上可谓是用尽了好处利诱,从精神到物质上全方位确保士兵的权利,这也是美国得以前后动员2000万士兵参加的作战的原因。不过虽然大部分青年踊跃参军,但在二战期间还是有将近5万多名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服兵役和上战场的,对于这些人则是采取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分别判处监禁,取消多项公民权益。
很多影视剧中美军都是喜欢弹尽粮绝的时候投降,但这也是他们服兵役履行自己权利的表现,他们有作战的义务,当然也有享受绝境条件下保全自己的权利,因为这种人性化的设定也是美军在二战中伤亡较少的一个因素之一吧。
美国士兵美国政府海报飞行员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上一篇:亚洲一国,临近战乱之地,却成为“全球最安全国家”之一
下一篇:没有了